认定从犯的10个方法

  在刑事实务中,单位犯罪案件通常分主犯和从犯,而从犯的量刑低于主犯的量刑。那么在刑事实务中,怎么认定从犯呢?

  一、应遵循同一案件认定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与实务,主从犯应限定于同一案件而非不同案件之间进行区分。当然,这里的“同一案件”应包括事实上属于同一起共同犯罪但因各种原因分开处理的案件。换言之,同一案件应是指同一起共同犯罪的案件,即“同一”是指事实判断上的同一,而非诉讼处理上的同一。

  2008年最高人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亦指出,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不同案件不能简单类比,一个案件的从犯参与犯罪的毒品数量可能比另一案件的主犯参与犯罪的毒品数量大,但对这一案件从犯的处罚不是必然重于另一案件的主犯。显然,《纪要》的上述内容明确了主从犯同一案件认定原则。

  二、分工与作用结合认定原则

  我国《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根据该规定,认定从犯采取的标准是“作用标准”。与我国《刑法》直接采用“作用标准”区分主从犯的做法不同,国外刑事立法多采用“分工标准”区分主从犯。例如,现行《德国刑法典》将共同犯罪人划分为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表面上看,两种分类方法似乎完全不同,互不交集,但实际上,分工本身是明确作用大小的关键,而作用的判断更是分工标准最终拟实现的目的,二者互为依托。虽然我国刑事立法对主从犯的界定采用“作用标准”,但司法实践通常依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和地位来判断作用大小。如首要分子,因其地位系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的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因此司法实践几乎无一例外的认为,首要分子是主犯;相反,因帮助行为属于辅助行为,因此帮助犯只能认定为从犯。

  需要说明的是,主从犯的认定需要借助分工情况判断,但分工本身属于事实问题,而主从犯的区分则属于评价问题,因此,分工本身不能等同于作用,作用的判断需要以分工为依据,但也同时需要综合全案,进一步评价各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之不同。因此,唯有贯彻分工与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方可实现从犯的正确辩护。

  三、从犯意提起的角度加以判断

  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务历来主张造意者为首。早在《大清律例?名例律》中即有“共犯罪分首从”条之规定:“凡共犯罪者,以先造意一人为首,依律断拟;随从者,减一等。”这一标准直至今天仍然得到沿用。例如,2000年《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在共同犯罪中起意贩毒以及其他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当然,造意者为首,并不意味着非造意者就一律是从犯,但非造意者这一标准至少成为从犯认定的标准之一。

  四、从参与共谋的程度加以判断

  是否参与共谋以及参与的程度,通常能够反映出行为人违法意识的强弱。参与共谋者,对所共谋行为的性质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行为拟造成的危害结果意欲更强。所以,刑事实务中,参与了共谋的行为人通常以策划者加以认定,而从犯则通常以不参与共谋或者策划为条件。

  五、从行为人对整个犯罪过程的控制程度判断

  对犯罪过程加以控制者,通常被冠之以组织者或指挥者。组织、指挥者在共同犯罪中通常也是起意者,但亦有例外。根据我国《刑法》第97条、第26条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指挥作用的,是主犯。因此,行为人没有从事组织、指挥行为的,可以做从犯辩护。

  六、从行为人参与共同犯罪的主动性进行判断

  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如果是在知情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参与犯罪,则通常会因参与的主动性而被认定为主犯。相反,如果是在他人的邀约下或者命令下被动参与犯罪,且所从事的行为多为接受安排所致,通常可以被认定为从犯。

  七、从行为人是否为主要的实行行为者进行判断

  实行行为者,是指实现犯罪构成客观要件行为之人。如抢劫案中当场实施暴力并劫取财物之人;盗窃案中实施秘密窃取财物之人。在我国,没有实行行为便无从成立共同犯罪,因此,实行行为者在共同犯罪中具有核心地位,主要的实行行为人也因此通常被认定为主犯。相反,行为人如果只是次要的实行犯或者帮助犯,则只能认定为从犯。

  八、从行为人是不是出资者或者资金的主要筹集者加以判断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出资者通常也是共谋者、组织者或者主要实行犯。因此,在经济类、财产类、贩卖类犯罪案件中,出资者通常被认定为主犯。没有参与出资的行为人则一般被认定为从犯。

  九、从行为人是否为主要获利者分析

  共同犯罪中,获利多者说明其系共同犯罪的主要受益者。在出资不明或者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出资情况、组织策划情况的场合,获利多者通常会被认定为主犯。相反,获利很少、分赃较少的一方就可以考虑从犯认定。

  十、综合全案考量,行为人所实施的其他行为对共同犯罪的实施或完成是否起到关键作用

  由于司法实践中,部分共同犯罪案件的分工情况较为复杂,难以明确区分教唆行为、组织、策划或指挥行为、主要实行行为等。对于这样的共同犯罪案件,需要结合全案事实,综合评价行为人的行为在整个犯罪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如果其行为较为重要,对共同犯罪的完成起到关键作用,则应当认定为主犯,否则为从犯。例如,在诈骗类共同犯罪案件中,行为人从事的行为是联系资金转移的渠道,如果综合全案,该行为对于的实施或完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则应认定为主犯,否则应认定为从犯。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648C2pQVwdcBl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入室抢劫杀人从犯的判刑会减轻吗?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入室抢劫杀人从犯的判刑会减轻吗,抢劫罪的情况有哪些?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一、入室

    2024-12-11 03:42:05
    57 0
  • 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定是怎样

      共同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共同犯罪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主从犯的认定。那么,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定是怎样?主犯没抓到从犯怎么判?共同犯罪主犯从犯如何量刑?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务时刻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

    2024-12-11 03:42:05
    51 0
  • 淘宝店铺皇冠图标在哪(淘宝店铺等级表及标准)

    对于一个淘宝集市卖家来说,信用等级是非常重要的;淘宝给我我们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而不同的店铺信用等级,却明显具备不同的起跑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淘宝信用等级的一些问题。一、淘宝信誉等级的标准。当你的店铺成交一件产品。买家会对产品给出评价。评价分为“

    2024-12-11 03:32:52
    62 0
  • 寻衅滋事罪致两人轻微伤怎么判刑(寻衅滋事一人轻微伤从犯判多久)

    寻衅滋事罪致一人轻微伤从犯是可以减轻处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寻衅滋事罪致一人轻微伤从犯可以减轻处罚吗? 寻衅滋事罪致一人轻微伤从犯是可以减轻处罚的; 根据《中

    2024-12-11 03:32:46
    50 0
  • 集资诈骗认定从犯及定罪方法(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认定标准)

    【导语】本文详细介绍了集资诈骗从犯的认定方法,包括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的从犯的区别,并对电话诈骗从犯应如何定罪进行了解析。同时,文章还阐述了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以及计算诈骗数额时的相关规定。 一、集资诈骗如何认定从犯? 在指挥者的安排下直接实施

    2024-12-11 03:23:25
    54 0
  • 拐卖儿童从犯如何判刑,刑法对拐卖儿童的处罚

    拐卖儿童罪从犯立功将会从宽处罚。首先拐卖儿童罪如果是属于同犯的话,说明在犯罪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特别的大,而且还存在立功的表现,所以肯定是在量刑幅度这个方面的话从宽处罚。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拐卖儿童罪从犯立功怎么处罚

    2024-12-11 02:18:44
    5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