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孙政才是政治腐败的典型,孙政才执意推行自己主张”

最新一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表题为《重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文章,作者署名乔子轩。

文章表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证。重庆市利剑高擎,严肃查处武隆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张晓江,市工商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杨钟馗等一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案件。

“一系列举措表明,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重庆毫不迟疑。”

文章再次点名重庆两任落马市委书记薄熙来和孙政才的名字。

“薄熙来、孙政才是政治腐败的典型。”文章称:“薄熙来在重庆自立旗帜、标新立异,搞‘独立王国’;孙政才消极应付党中央决策部署,执意推行自己的主张,致使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对此,重庆市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全面彻底干净清除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坚决做到‘五个必须’。”

同时,文章也指出:“重庆各级党组织相继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紧密联系孙政才严重违纪案和‘薄、王’案件,把自己摆进去,认真对照检查,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这不是《中国纪检监察》杂志首次点名孙政才。

在9月出版的第17期中,两篇文章同时点名孙政才,彼时,距离其落马不到两个月。

据《利剑出鞘,愈显锋芒——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深化发展综述》一文讲述:寻“虎”觅“蝇”,正风肃纪,巡视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助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孙政才、苏荣、王珉、黄兴国等一批领导干部在巡视中应声落马,“病树”被及时拔除,守护了整片“森林”的枝繁叶茂。

另外一篇文章《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增强巡视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一文写道:从第九轮开始,中央巡视每轮都安排对4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截至目前已向16个省区市杀出“回马枪”。“回头看”本质上是与时俱进的新巡视、围绕政治的再巡视。中央巡视组聚焦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紧盯老问题、发现新问题,16个省区市均有“老虎”被揪出,王珉、杨振超、杨鲁豫、黄兴国、孙政才等人应声落马。

这两篇文章印证了,孙政才的落马,与中央巡视组对重庆的巡视有直接关系。

与最新一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文章一样,重庆官方在之前也有对薄熙来和孙政才的类似评价。

11月20日《重庆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必须注重从政治上抓落实》。

文章称,薄熙来自立旗帜、标新立异,搞独立王国;孙政才懒政怠政、欺上瞒下,消极应付中央决策部署。这些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严重危害,对重庆造成恶劣影响。当前要清除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肃清“薄、王”思想遗毒,要做到在思想上划清界限,工作上纠正偏差,影响上肃清余毒。

12月中旬,重庆市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在答记者问时,也有点到孙政才的名字。

“孙政才担任市委主要领导期间,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严重破坏政治生态,严重影响了作风建设。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指出,我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中央巡视反馈后,特别是陈敏尔同志担任市委书记以来,市委直面存在问题,以上率下正风肃纪,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深入整治‘四风’突出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全面好转。”该同志表示。

“孙政才案和‘薄、王’案是重庆最现实的反面典型,中央巡视‘回头看’指出我市存在领导干部公款吃喝、收受红包礼金带有一定普遍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掩饰,明确要求市委常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带头清除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牢牢抓住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抓好分管领域整改落实工作。”

相关进展

7月15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孙政才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7月24日,新华社发布消息,鉴于孙政才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孙政才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孙政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经查,孙政才动摇理想信念,背弃党的宗旨,丧失政治立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群众纪律,讲排场、搞特权;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选人用人唯亲唯利,泄露组织秘密;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和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伙同特定关系人收受巨额财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巨额利益,收受贵重礼品;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官僚主义严重,庸懒无为;严重违反生活纪律,腐化堕落,搞权色交易。其中,孙政才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问题涉嫌犯罪。审查中还发现孙政才其他涉嫌犯罪线索。孙政才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党性原则,严重违背了党中央对高级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辜负了党中央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巨大损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9月30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十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主持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个别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依法罢免孙政才的重庆市第四届人大代表职务。

10月11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孙政才开除党籍处分。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周永康、孙政才、令计划等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野心膨胀,搞阴谋活动。党中央及时察觉、果断处置,坚决铲除这些野心家、阴谋家,消除重大政治隐患;中央纪委严肃准确查明其重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问题,做好涉案人员处理工作,全面肃清流毒影响。深刻剖析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案件,要求全党汲取深刻教训,坚定政治方向,明辨大是大非,严明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10月26日,新华社刊发《领航新时代的坚强领导集体——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报道。

其中提到:在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选产生方面,我们党有着优良传统,不断进行积极探索,有经验也有教训。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探索采取了会议推荐的方式,但由于过度强调票的分量,带来了一些弊端:有的同志在会议推荐过程中简单“划票打勾”,导致投票随意、民意失真,甚至投关系票、人情票。中央已经查处的周永康、孙政才、令计划等就曾利用会议推荐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

11月4日,孙政才被罢免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12月11日,最高检发布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文来自政事儿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7f5B2pUUwlRB1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18日

相关推荐

  • 当前工艺美术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9-02-01 09:55 |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周江楠 张志杰据录音整理李京宁在讲座中。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郑剑佩 摄我所在的处室原来叫省经信厅轻纺办,去年12月份机构改革,经信委改为经信厅,周五,前不久,经信厅党组会议把轻纺办改为消费品处。我们都从事工艺美术工作的,

    2025-03-18 19:27:02
    370 0
  • 25岁出嫁,47岁含冤离世,丈夫独自活到99岁,同月同日离世

    1931年6月,因为叛徒的出卖,23岁的薄一波与60多位河北省委的同志被逮捕入狱,判刑8年,在草岚子监狱服刑,1936年,经组织批准,这些人“假自首”出狱,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令薄一波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一时的权宜之计,竟然害死了相濡以沫22年,为自己生育3儿3女的妻子胡明

    2025-03-18 19:21:02
    120885 0
  • 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孙政才、房峰辉、张阳等10个“老虎”,先后被写入《大事记》

    撰文 | 余晖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对外发布。政知君注意到,孙政才、房峰辉和张阳等“老虎”被写入了《大事记》。5年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曾对外发布。当时也写进去了几个“大老虎”,包括李春城、薄熙来、徐才厚、

    2025-03-18 19:18:02
    15815496 0
  • 天安门由“禁地”变景点:登楼的第一位普通人是谁

    日前,有媒体从天安门管委会获悉,根据文物古建专家的论证意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安门城楼及城台修缮工程增加了部分施工内容,工期将有所延长。施工期间,天安门城楼暂不对外开放,恢复开放的具体时间,将及时公布。2018年6月15日,天安门城楼及城台正式开工修缮,天安门

    2025-03-18 19:15:01
    24797 0
  • 建国初朱德孙子的一幅画为何惊动了警卫局?

    北京的红墙之内,紧邻府右街的一片空地上,有5座独立的青砖楼,统称为“西楼”。1952年,刘少奇和朱德携家属分别搬进西楼的甲楼和乙楼。两家孩子多,很快打成一片,有一天朱德的孙子朱援朝上课时偷偷画画,被老师没收,交给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朱援朝画的是

    2025-03-18 19:12:01
    573263 0
  • 99岁革命元勋逝世引爆两大谣言?子女泣血声明揭开30年隐秘真相

    2007年1月15日,北京飘着细雪。薄一波在病床阖眼时,没人料到这位横跨两个世纪的开国元勋,竟会在身后掀起舆论飓风。互联网一夜之间炸出两枚"重磅炸弹":​​《十九次密谈》​文档宣称他"临终痛批毛泽东",另一则传言咬定他"为贪腐犯求情"。薄家子女捧着手机浑身发抖。

    2025-03-18 19:09:01
    2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