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怎么理赔工伤保险赔偿范围是怎样的

赔偿流程如下:1。单位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2。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3。工伤鉴定以后,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进行理赔。

工伤保险怎么赔偿

一、工伤保险怎么赔偿

工伤保险赔偿流程如下:

1.单位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

3.工伤鉴定以后,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进行理赔。

二、工伤保险怎么赔偿的法律依据

《工伤认定办法》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三、工伤保险赔偿范围

工伤保险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保险怎么理赔工伤保险赔偿范围

一、工伤保险怎么理赔?

工伤保险理赔流程如下:

1、首先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自己写份工伤认定申请,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

提交的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3、劳动局做出工伤认定决定

4、伤者去有资质的医院做伤残鉴定(骨折的话最低也是10级伤残)

5、把医院的伤残鉴定交给劳动局和用人单位(最好自己复印一份保存),劳动局会发"工伤认定通知书"给用人单位。

6、单位开始赔偿,主要包括伤残补助金、医疗费。

7、每月20日-30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保险赔偿范围是怎样的?

工伤保险赔偿范围:

1、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2、停薪留职期间的工资:按原工资待遇发放,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医疗费:据实报销。

4、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一至四级保留劳动关系)

6、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44个月,六级38个月,七级26个月,八级20个月,九级14个月,10级8个月(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7、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22个月,六级16个月,七级10个月,八级8个月,九级6个月,十级4个月(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8、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五、六级为保留劳动关系,难以安排工作的)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9、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0、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1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无供养亲属的,48个月;有供养亲属的,供养1人者52个月,供养2个者56个,供养3人以上者60个月。

三、工伤保险赔偿多久到账?

两个月内到账。

一般工伤待遇审核递交之后两个月内到账。工伤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治疗费、康复费、住院期间生活费、以及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相应等级的津贴。

工伤待遇审核时在治疗完毕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下达后,向社保递交申请后下达的。

主要资料有:工伤待遇审核申请表、医疗终结或者劳动能力鉴定表、病例、出院小结、医疗发票及住院清单、工伤认定书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受伤员工申请后在60日内下达待遇。

依据《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5、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7、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8、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9、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1、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2、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3、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3it.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93bC2pRUQlQBl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工伤保险网上怎么缴费

    问题解答: 网上缴费的方法是:进入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网页,登录后进入申报页面进行申请,申报提交后,社保中心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结算即可。 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

    2024-12-11 03:51:06
    48 0
  • 派遣员工工伤要赔偿吗工伤保险如何规定

    问题解答: 派遣员工要赔偿;相关规定是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单位应当依法申请,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

    2024-12-11 03:41:25
    54 0
  • 包工头找的农民工受工伤赔偿标准(包工头雇佣的农民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

    前言:建设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规避风险,经常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的自然人(俗称“”),“包工头”又聘用大量从事劳动。一旦发生伤亡事故,施工单位则以和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付或者只象征性支付一些“人道主义费用”,而同种情况下的

    2024-12-11 03:38:50
    61 0
  • 最新职工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管理条例细则)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

    2024-12-11 03:38:47
    71 0
  • 工伤保险谁交钱

    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 《工伤

    2024-12-11 03:33:53
    51 0
  • 未交工伤保险发生工伤怎么办

    律师解答 未交工伤保险发生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依法为员工申报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依法向其赔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或者交通食宿费等费用,如果单位及时补缴工伤保险和滞纳金,则新发生的费用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

    2024-12-11 03:33:53
    4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