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遗弃婴儿怎么定罪(遗弃子女罪的量刑标准)

世人都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谁能料到竟真有狠心父母

可以遗弃自己的孩子!

邪念初起,企图遗弃!

被告人小美与男朋友同居期间怀孕,于某医院生下一名女婴。后被告人小美自我感觉经济能力不足,担心抚养孩子会拖累自己的生活,影响与当时的男朋友的交往,遂产生不想尽抚养义务、遗弃女婴的念头。

生而不养,构成遗弃罪!

婴儿满月后,被告人小美与其男朋友稍作准备,书写了字条,备了少量婴儿食品、衣物。二人抱上女婴,打车前往某街道,趁附近没人时,将女婴放置在路边就离开了。后女婴被附近群众发现后救起,并向公安机关报警。

弃保潜逃,再次被捕!

次日,被告人小美被抓获,当日被取保候审。后小美弃保潜逃,于半个月后再次被逮捕。

自我感觉经济能力不足

不能成为遗弃孩子的理由!

小美漠视生命、遗弃幼儿的行为

既有悖于天理人伦

更触犯了底线

最终迎接她的是法律的审判

法院认为,被告人小美无视国家法律,遗弃刚出生一个月的亲生女儿,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遗弃罪。被告人小美归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行为,在庭审中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小美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法行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lawjida.cn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93dC2pRUwldBl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能丧失继承权吗

    问题解答: 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能丧失继承权,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即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但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2024-12-11 03:26:08
    61 0
  • 民法典中遗弃孩子的有监护权吗

    问题解答: 遗弃孩子的,丧失监护权。根据规定,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处于危困状态的,人院将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

    2024-12-11 03:25:20
    51 0
  • 婚姻法遗弃家庭成员的规定(有关遗弃罪的构成要件)

    遗弃家庭成员的规定有: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44条:对家庭暴力、遗弃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

    2024-12-11 03:25:20
    59 0
  • 没离婚离家出走多久算遗弃

    问题解答: 没离家出走一般不算遗弃,遗弃表现为夫妻一方当事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配偶,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的行为,离家出走后仍然履行相应抚养义务的,不能认定为遗弃。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2024-12-11 02:57:06
    54 0
  • 婚姻法里的遗弃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问题解答: 目前我国已经失效,关于遗弃的规定适用,典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因虐待家庭成员导致夫妻的,无过错方要求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024-12-11 02:57:04
    45 0
  • 在婚内不给生活费算遗弃吗

    可以算遗弃。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在没有的情况下,如果男方不负责,没有按规定履行相应的责任的,那么也是可以去起诉对方有遗弃的行为的,只要满足了遗弃的构成要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然后通过合法的方式,所以就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在婚内不

    2024-12-11 02:25:01
    3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