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绑架罪立案标准及判刑(关于绑架罪最高量刑规定)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修正案九第十四条修订)

【证据要点】

( 一 ) 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

1、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

2、对犯罪预备的供述。包括:

(1)绑架起意的时间;

(2)为实施绑架所做的准备;

(3)拟用绑架手段;

(4)预备绑架的时间地点;

(5)作案后逃跑、毁灭罪证方式。

3、对犯罪过程的供述。包括:

(1)实施绑架行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作案过程、手段;

(2)绑架持续时间、被害人关押地点;

(3)作案工具的来源、数量、特征及下落;

(4)绑架时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衣着、语言;

(5)被害人受侵害时体貌特征等;

(6)绑架的后果(有无造成受害人伤亡);

(7)获得财物的数量、种类、特征和去向;

(8)绑架后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有无他人包庇、窝藏。

4、犯罪主观状态。

(1)犯罪嫌疑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如索要钱财);

(2)刺激、促使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思想活动(纠纷、泄愤、生活困难、缠身、追逐享乐等)。

5、共同犯罪情况。包括犯意的提起、策划、联络、分工、实施等情况,以及每一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6、对影响量刑的供述与辩解。包括犯罪嫌疑人对有罪无罪、法定从重从轻情节的供述及辩解。

( 二 ) 被害人陈述

1、被害人基本情况。

2、受害对被伤害过程的陈述。包括:

(1)发案时间、地点、方位、场境、手段、行为、经过、犯罪嫌疑人的去向等;

(2)作案工具数量、特征及下落;

(3)案发时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体貌特征,及案发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物证的特征;

(4)受害被绑架后的身体、精神状态等情况。

(三)证人证言

通过现场走访发现人、目睹人、周围知情人、被害人及其家属,调查了解:

(1)案发时间、地点和详细经过;

(2)犯罪嫌疑人情况;

(3)作案工具及涉案物品;

(4)危害后果、被害人情况、因果关系等;

(5)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语言及行为。

( 四 ) 物证

1、实物物证。包括:

(1)犯罪工具(棍、棒、麻袋等);

(2)现场遗留痕迹(指纹、脚印、血衣、毛发等);

(3)犯罪嫌疑人所穿的衣服、鞋帽等;

(4)被害人的尸体、肢体、物品等;

(5)现场遗留的毛发、机动车的脱落物等微量物证;

(6)实施勒索所得的赃款、财物等;

(7)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

2、痕迹物证。包括血迹、足迹、指纹、痕迹、体液、化学液体残留物等。

3、涉案实物照片。

(五)书证

包括与案件有关的电话记录、信件、遗书、收据、保证书、协议、合同、欠条等。

(六)鉴定意见

包括:

1、受害人人身损害法医鉴定;

2、与案件有关的文检鉴定、痕迹鉴定、声纹鉴定等。

(七)勘查、辨认等形成的笔录

1、现场勘查笔录(绑架第一现场、转移地点、抛尸地点等)。包括:

(1)勘查时间、地点、光线、勘验前现场的条件(变动现场、原始现场)、现场方位、现场概貌、中心现场位置;

(2)现场的空间、大小及建筑布局,现场物的摆放、陈设情况,现场尸体(含尸表)、犯罪工具及其他物证、痕迹(含足迹、指纹等)、血迹的具体位置、种类、分布情况,现场周边搜索情况、现场访问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3)提取物品的名称、数量、标记和特征,提取痕迹的名称和数量。

2、辨认笔录。包括:

(1)犯罪嫌疑人辨认笔录(对绑架现场、抛尸地点、共同犯罪嫌疑人、作案工具及其他与犯罪相关的场所、物品等的辨认);(2)受害人、证人辨认笔录(对绑架现场、犯罪嫌疑人、作案工具及与犯罪相关的场所、物品等的辨认);

(3)被害人近亲属辨认笔录(对死亡被害人的辨认)。

(八)视听资料

1、监控视听资料。包括:

(1)案发现场监控视频;

(2)犯罪嫌疑人、受害人进出案发现场的监控视频;

(3)犯罪嫌疑人转移受害人行动轨迹的监控视频;

(4)犯罪嫌疑人实施绑架行为后逃匿轨迹的监控视频;

(5)执法记录仪记录民警现场处置视频资料;

(6)通过技术侦查手段获取的监控视听资料;

(7)其他监控视听资料。

2、相关人员通过录音录像设备拍摄的视听资料。包括现场当事人、证人用手机、相机等设备拍摄的反映案件情况的资料。

3、审讯过程视听资料。包括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经过的录音、录像资料等。

4、其他视听资料。包括勘验案发现场,搜查有关场所、提取有关物证痕迹形成的录像资料。

(九)其他证据材料

1、犯罪嫌疑人自书、投案、前科劣迹材料及户籍证明材料等。

2、抓获经过、出警经过、报案材料等。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c48C2pRUwldBl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绑架罪是几岁的公民可能犯的罪?

    ?绑架罪是已经届满16周岁的公民可能犯的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事责任的承担年龄是12周岁以上,但根据特殊规定可以知道,12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上的公民,不可能是绑架罪的犯罪主体。 一、绑架罪是几岁的公民可能犯的罪 1、绑架罪是已经届满16周岁的公民可能犯的罪。

    2024-12-11 03:59:21
    81 0
  • 绑架罪中的财物有可能被返还吗?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绑架罪中的财物有可能被返还吗,绑架罪的内容是什

    2024-12-11 02:45:25
    51 0
  • 绑架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绑架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关于绑架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要注意的是,虽然绑罪比一般、等法定刑要重,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绑架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如果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绑架过程中,又杀害、伤害被绑架人的

    2024-12-11 02:14:54
    68 0
  • 绑架罪后抢劫罪如何处理,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绑架罪后抢劫罪如何处理,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一、绑架罪后

    2024-12-11 00:03:25
    55 0
  •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 如何区分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

    本网站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及“如何区分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的答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答。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 1、诱因不同 非法拘禁罪一般由于双方产生纠纷或陷入非法传销导致。绑架罪多由勒索钱财导致。 2、犯罪方式不同 非法拘禁罪以

    2024-12-10 23:46:23
    51 0
  • 结果加重犯有哪些(绑架罪取消结果加重犯意义)

    结果加重犯 其成立具有法定性。换言之,即使结果再严重,但如果没有被刑法明文规定,也不得认定为结果加重犯。典型的例子是:绑架罪、遗弃罪、强制猥亵、侮辱罪、抢夺罪等,都没有结果加重犯。 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态度基本上是过失,但在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下,则可以是

    2024-12-10 21:42:47
    5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