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摄影人 | 摄影师钱戈:镜头凝萃城脉,影像深植人文

2021年8月,合肥市戴安桥

2022年8月,合肥市吴夹衖

1991年,钱戈自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投身于行业媒体的新闻工作。摄影于他而言,算是半路出家。一次偶然的工作契机,让他接触到摄影,自此便深陷其中,乐此不疲,逐渐积累起宝贵的拍摄经验。随着时间推移,钱戈发觉自己对人文纪实摄影情有独钟,从此沉醉于这一领域。

2023年4月,合肥市张大郢 2024年1月,合肥市城隍庙一景

2024年5月,合肥市街头

2024年5月,合肥市街头

2024年9月,合肥市街头

2024年9月,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

2024年9月,合肥市周谷堆

近年来,合肥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合肥现象” 引发广泛关注。钱戈敏锐捕捉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处变化,以街头摄影记录下合肥的多元风貌。淮河路、红星路、官亭路等充满活力的新老街区,都遍布他探寻的足迹。在他眼中,这些地方不仅是城市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普通人生活的舞台。钱戈镜头中的市民群像,真实而丰富地展现出这座城市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朝气。

2024年11月,合肥市肥东县街头

2022年9月,合肥市区假日里玩耍的孩子们

2023年9月,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上扛着广告牌的女子

2023年8月,合肥街头一位大婶追赶刚刚启动的公交车

不仅是繁华街区,城中村同样是钱戈聚焦的重点。曾经,他耗时三年多,集中拍摄合肥吴夹衖片区,记录下这片老居民区在拆迁前后的变迁。吴夹衖居民对往昔的不舍、对未来的期许,以及面对变化时的焦虑与迷茫,都被他的镜头精准定格。2023 年 8 月,吴夹衖完成拆迁,但钱戈并未就此止步,他计划持续跟踪拍摄部分居民,关注并展现他们在新环境中的新生活。

当下,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照片和文字的生成变得轻而易举,但钱戈对此并不担忧。他坦言:“摄影和写作的本质,是从内心出发,再回归内心。AI 或许能提供便利,却无法替代人类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与情感表达。” 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摄影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表达方式,将二者巧妙融合,能够更深刻地传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

2022年7月,合肥市一处户外篮球场上的父子

2024年9月,合肥市街头

如今,摄影已成为钱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之余,他抽出时间专注拍摄,不再受限于特定目标或考核指标,拍摄变得更加自由随性,也更纯粹地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尽管如此,钱戈认为街拍的最大魅力在于其趣味性、观察性和深刻的人文思考,绝非仅仅是 “碰运气”。

在人文纪实摄影和街拍之间探寻更好的平衡与融合,这是钱戈继续努力的方向,他希望在街拍中尝试更多新手法、新理念,更加细腻、深入地记录和表现属于都市人生的时代表情。纪实摄影的路径是宽广的,钱戈行摄的匆匆步履不会局限在城市街巷,他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中原和西北地区,在那片广袤深厚的土地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呈现出的新面貌、新气象,令他十分着迷,行摄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

2024年10月,合肥市街头

2024年6月,合肥市街头

体悟生活中的色彩与温度,无论是街头的转瞬即逝,还是城中村的点滴变迁,钱戈始终坚持不懈地用影像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在时代的浪潮中,执着地记录下那些温暖而珍贵的瞬间,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们随着画面的流转,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触摸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脉搏。



钱戈简介

钱戈近照 张良弓/摄


钱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网安徽首批签约摄影师,安徽大学新闻影像传媒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央企任职。有多篇作品入选国家级报刊,以及专业影展。业余从事摄影二十多年。现居合肥。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图:钱戈文字/编辑:吴承江

校对:吴巧薇

审核:周卫星 孙 婷




即日起,读者点击封面或微信留言即可征订或购买《安徽画报》


《安徽画报》创刊于1958年,是安徽省唯一一份大型政经文旅类高端期刊,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安徽画报》立足主流宣传阵地,以美图美文美术美味传播安徽形象,讲好安徽故事,画说美好安徽。2017年复刊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中国最佳画报”“中国最佳媒体融合奖”“安徽省优秀期刊”“安徽重要外宣窗口阵地”“安徽省版权示范单位”等。



加入画报读者群

本文来自安徽画报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af5B2pUUwhcDF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18日

相关推荐

  • 摄影师|1张照片背后的百次尝试,18岁少年的昆虫摄影世界

    【编者按】《超微昆虫图鉴》是薛翰阳所拍摄的一本昆虫摄影集,里面收录了其三年多来拍摄的144 种昆虫、200多幅超微摄影作品。尽管才18岁,但这位年轻人取得的成绩已令人瞩目——他16岁时登上《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成为登上该杂志最年轻的中国摄影师。先后获Evident第五届全

    2025-03-18 23:54:02
    75 0
  • 滨海湾花园偶遇李显龙!他的摄影爱好藏不住了

    偶遇李显龙是什么体验?昨天(3月15日),一位幸运的网友在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日本樱花展上,就经历了这样一场“梦幻邂逅”!当时,这位网友正在花穹欣赏浪漫的樱花展,突然发现一位熟悉的身影——竟然是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总理手持相机,正专注地拍摄樱花美景,神情认真

    2025-03-18 23:51:02
    613 0
  • 看了严宽36岁和陆毅同框照,才知为啥叫他“建模脸”,骨相太完美

    娱乐圈的明星,红得发紫的并不一定是长得美和帅的,反而一些公认的帅哥成了“沧海遗珠”,比如严宽(严屹宽)。常听到有人说,严屹宽拥有一张建模脸,360度无死角,早年还被评为“天涯四美”,但一直没成为“顶流”。现在的小鲜肉,粉丝常用精修照来宣传他们有多帅多有魅力,

    2025-03-18 23:48:01
    27441 0
  • 胡静老公跪地为她拍照,上演霸总宠妻,没谁了

    《胡静老公的霸总变形计:从五十亿富豪到人形自拍杆》当其他豪门太太在秀限量款包包时,胡静的老公朱兆祥正在《妻子的浪漫2025》里表演"霸总の绝活"——双膝跪地式拍照。这位马来西亚殡葬业大亨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富豪从不炫富,他们只炫妻!嫁入豪门还能活成爽文

    2025-03-18 23:45:01
    17 0
  • 摄影作品|李江树|追光者:一个人和76幅肖像的时代记忆

    画家石鲁,1977 李江树 摄时间令它化蛹为蝶文/李江树(序二摘编)一摄影者是手持相机的人文主义者。摄影者所有的思想与理想,对被摄对象的解释与评价,于一瞬间融入的深度,一个意义点或同时并存的数个意义点……上述种种,无不是摄影者向自己、向彼此、向众人、向上苍的说话

    2025-03-18 23:39:02
    542 0
  • 《爱你》剧中直男摄影趣谈:技艺与审美的微妙交锋

    在温情脉脉的电视剧《爱你》中,何苏叶化身一位满怀爱意与热情的伴侣,尝试着为挚爱的女友及其闺蜜捕捉永恒的美好瞬间。他紧握着相机,目光专注,一丝不苟地调试着各项摄影参数,细心地寻觅着最理想的拍摄视角,并精心雕琢着构图,期望每一张照片都能成为不朽的艺术之作。然而

    2025-03-18 23:33:03
    1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