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原告主体资格

合法的公民、公司的法人或其他的组织,必要的时候国家可以作为原告主体出现。我国的中明确的规定了当作者所拥有的著作权受到侵犯的时候,作为当事人是有资格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一、著作权纠纷的原告主体资格包括哪些?

著作权主体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国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人即著作权主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

二、我国行为归责原则是什么?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

1、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要将损害后果归咎于行为人负责的,必须满足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2、无过错责任原则将损害后果归咎于行为人负责不问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不以过错为责任成立要件。

3、过错推定责任本质上仍属于过错责任原则范畴,仍需要满足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只是对过错的证明责任进行了技术处理,在过错证明上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由法律事先推定行为人具有过错,行为人要免责必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三、作者享受哪些权利?

我国公民作为作者所享有的权利如下:

(1)以本名、化名或以不署名的方式发表作品;

(2)保护作品的完整性;

(3)修改已经发表的作品;

(4)因观点改变或其他正当理由声明收回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应适当赔偿出版单位损失;

(5)通过合法途径,以出版、复制、播放、表演、展览、摄制片、翻译或改编等形式使用作品;

(6)因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得经济报酬。上述权利受到侵犯,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者有权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

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原告谁有资格拥有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一旦当事人发现自身的著作权受到了侵犯的,是可以依法收集证据材料向当地的人院提起诉讼去解决的,也就是常说的打官司,这是合理的行为。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eaC2pRVglTBV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2024二审原告是否可以撤回起诉(二审原告能否撤回起诉)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二审原告是否可以撤回起诉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2024-12-11 04:06:23
    70 0
  • 赡养费纠纷原告代理词应该怎么写

    赡养费纠纷案件中原告写代理词的时候应该先在首部写明代理词的标题,在序言的部分说明代理人出庭的合法性,对赡养费纠纷案件的准备工作和基本看点,正文是陈述事实,结尾的部分对代理意见进行归纳,表明代理人的诉求。 一)首部 每一份代理词都应有一个确切的标题,标题应反映

    2024-12-11 04:05:00
    50 0
  • 原告为自己辩护需要哪些程序(作为原告如何自己为自己辩护)

    案件原告是能为自己辩护的,原告可以委托律师出庭为自己辩护,但是这并不妨碍原告可以进行自我辩护,也就是每个被告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这个被告人的基本权利,还有提出回避申请的权利等。 案件原告能为自己辩护吗? 原告是可以为自己辩护的,即使是委托了律师出庭也同样

    2024-12-11 03:59:13
    54 0
  • 原告是否有权检查被告公司的经营情况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与公司的债权和而起诉公司,但很多时候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但当事人对公司的总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所以一定要询问公司的经营状况。那么原告是否有权检查被告公司的经营情况呢?以下是法务时刻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一、原告是否有权检查被告公司的经营情况 原告一

    2024-12-11 03:51:52
    59 0
  • 原告提供的证据有误,诉讼证据是否可以涂改提交

    原告证据有涂改的是不可以起诉的 对于有涂改的证据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另外对于当事人私自涂改证据的行为是属于违法的,对于故意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的,还可以处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原告证据有涂改是否可以起诉? 2、立案多久会被立为网逃? 3、

    2024-12-11 03:33:18
    47 0
  • 被告能查原告的聊天记录吗

    律师解答 被告一般不能查原告的聊天记录,因为聊天记录属于他人隐私,如果被告私自查询原告聊天记录的,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根据法律规定,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法律依据

    2024-12-11 03:31:22
    7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