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户人家,夫妻俩年过六十,可是身边却无儿无女,家里全靠老汉种瓜过日子。
老汉种着一亩西瓜,瓜地靠着河边。
老汉有着一手种瓜好手艺,人又勤快,不管年景好坏,他的瓜年年好收成。
话说这一年,瓜熟了,老汉在地里搭了个棚子,就这样白天干活,晚上住在棚里看瓜,老婆每天给他送饭。
老人家有个嗜好,就是爱喝酒,一到晚上,就喝酒解闷。
这天晚上,老汉坐在瓜棚里,又拿出酒壶喝起酒来。
谁知刚喝了几口,就听到瓜棚外有动静。
老汉问:“你是谁?”
棚外答:“老大爷,你别问我是谁,我既不偷,也不抢,就想喝你点酒。”
老汉想:既然不是坏人,喝点酒也不妨事,于是把酒壶递出瓜棚,一会儿,酒壶送了回来。还说到:“好酒呀!老大爷,我谢谢您,解了我几年的馋病了。”
说完,什么动静也没了,老人也人睡了。
打这以后,每天晚上,都是这个时候,就总有酒声,老人就天天给他喝酒。
有一天晚上,又有要酒的声音,老人说:“哎呀,你这个人天天晚上来要酒,就是不露面,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没交过朋友,咱们这么长时间了,你也喝了我不少酒,我想和你交个朋友,你就出来喝吧。”
棚外说:“大爷,我还是不进去好,说了怕你老人家害怕呢。”
老汉说:“你说吧,我这么大年纪了,啥也不怕。”
棚外说:“老大爷,实话告诉你,我不是人,是被水淹死的屈死鬼,在河边守了好几年了。看到你每晚在这儿,然后和你作伴来了。”
老汉心想:我俩交往这么多天,听他说的,虽然是鬼,也不是坏鬼。于是,喊他进来,屈死鬼进了瓜棚,他俩一起喝起酒来。
就这样一边喝,一边聊天,鬼说:“我是上村的,十年前因不小心落水而死,成了屈死鬼。这么多年来,河中也没死人,没人来替我,只好在河边受罪。这几天,鬼判官说,我有了出头之日了,明天午时三刻,有一个女人要回娘家,骑着毛驴路过这条河,走到河中驴要闪一下腿,这女人就掉到河里淹死了,她是我的替身。这事要成了,我的罪就算受够了。”
说完,他又喝了些酒,起身走了。
鬼走后,老汉琢磨着鬼的话,心想:明天这女人一死,不说她可怜,留下一家老少可怎么活呀。这人命关天的大事,我行好一辈子,怎能见死不救!
第二天,午时三刻,老汉来到河边,正好来了一条毛驴,骑着一个女人,驴后跟着她的男人,赶着驴朝河边走来。
到了河边,男人正要挽裤腿过河,老汉上去拦住去路,说:“今天不吉利,改日再回娘家吧!”两口子问:“那是为什么?”
老汉不说别的,只劝不要过河。
两口子见老人慈眉善眼,一定是好意,他俩赶着毛驴返回去了。
到了晚上,老人刚拿起酒壶,屈死鬼就来了。
一见面就说:“老大爷,我受了十几年罪,好不容易才等住这一回,让你给搅了。”
说着低头哭起来。
老人看他哭得可怜,想了想,对鬼说:“我听说猫狗七条命,我家有条狗,喂养好几年了,原想今年冬天杀了吃狗肉,暖暖身子,狗皮为我做条裤子。把狗淹死,能不能作你的替身?”
鬼听了,就到阴间问判官去了。
不多时回来告诉老人,用狗作替身也行。
第二天,老人按鬼的吩咐,午时三刻,把狗捆住扔到河里淹死了。
到了晚上,鬼又来了,他先告诉老人:“我的事情都办好了,由狗踢了我,明天就到别的地方去了。”
老人听了很高兴,和鬼又喝起酒来。
一喝就喝到了鸡叫,鬼说:“大爷,我该走了,你帮了我的忙,我也没有好谢你的。我要到离这里百里远,叫桃花庄的一个河神庙里,您要有事,就去找我吧。”
说罢,叩谢了老人走了。
十年以后,老人年过七十,身子骨也不强硬了,瓜也种不成了,日子一年不如一年。
这天,老婆子又唠叨起来:“哎,你这老头没能耐,看看别人儿孙满堂,咱无儿无女,不用说人了,鬼也不和咱打交道。”
她这样一说,倒把老汉提醒了,他高兴地说:“老婆子,你这话不对,我正是交了个鬼朋友。”老婆子听了,哪里肯信,就说:“自古以来只有人和人交朋友,哪有人和鬼交朋友的,你是老糊涂了。”
老头把十年前的事告诉了老伴,老两口一商量,要去找这个鬼朋友。
于是,老婆子打点行李,凑了盘缠,催着老汉上了路。
老汉走了几天,来到桃花庄。
一打听,很快就找到了河神庙,上前去叩了三下门,里面出来一人,问他:“老人家,您有何事?”
老汉说:“我是过路的,看见了庙院,想进去烧炷香。”
这人听了,就把老汉让进庙里。
老汉来到正殿,推门进去,看殿当中一尊神像,正是他的鬼朋友,他连叫几声,也没有回答,定眼细看,才知是泥像,他叹了口气,说:“原来你成了泥像不能说话啦,我看看你就回去了。”
他站着看了看,觉得身上挺困,不知不觉倒在地下睡着了。
睡到半夜,一阵敲打声,把他从梦中惊醒。
他睁眼一看,锣鼓喧天,灯笼火把,从庙门进来一队人马,中间走着个大官。
到了跟前,老汉一眼就认出了鬼朋友。
他脱口叫了一声,鬼朋友也认出了老人,非常高兴,急忙把老人扶在殿中就坐,并吩咐家人,上酒上菜招待老人。
老汉对鬼说:“这几年我老了,干不了活了,家里很穷!老婆每天唠唠叨叨,我想出来散散心,没有走处,只好找你来了。”
鬼朋友说:“那你在这里住些日子吧,咱俩好好地聊聊天。”
这样,老汉就在庙里住了下来。
过了几天,老汉想念老伴,对鬼朋友说:“我也住了些日子,留下老伴一人在家孤单单的,我要回去了。”
鬼朋友说:“你回就回吧,给你带些香灰面,如果生了病,晚上吃点就好了。”
鬼朋友给老人背了一布袋香灰面,送老人回家了。
这天,老汉走到一个村庄,天色已晚,找了个店房住下。
只见店里住着很多客人,他们围在一块闲聊着,一个客人说:“这村上有个员外,女儿得了一种病,请了好多名医,也弄不清是什么病,员外贴出告示,谁要治好他女儿的病,就把家产分给谁一半。”
老汉一听,心想:鬼朋友给我的香灰面能治病,明天我去试试看。
第二天天亮,老汉来到员外门前,叫开了门,出来一个家人,问他有何事?
老汉说:“听说小姐得了重病,我是来给看病的。”
家人急忙进屋说:“门前来了个老汉,像个要饭的,说要给小姐治病。”
员外听了,立刻叫人把老汉请了进来。
员外见了老汉,二话没说,就领到女儿怀里。
老汉见了病人,把了一下脉,拿出香灰面,抓了一点,让小姐服下去。
小姐服了老汉的药,第一天能吃饭,第二天能下床,到了第三天,病就好了。
员外看见女儿病好了,非常高兴,为感谢老人,要分给他一半家产,让老汉住在他家,老汉说:“家中还有老伴,不能长久住在你这里。”
员外看见留不住老汉,就说:“老人家,我家东西很多,您喜欢啥,我就给你啥。”
老汉说:“我们老两口老了,不能干活了,别的不想要,你就给我些银子吧。”
员外马上吩咐家人,备了好多的银两衣料,赶上驴驮子,把老人送回家去。
老汉回家后,花了些银子,盖了一幢院子,和老伴过得很好。
他还用鬼朋友给的药,经常给邻村的病人治病,从不收银钱,大家都很感激老汉一家,就给送了个美名,称老汉为“活神仙”。
最后想说:估计谁也没见到过鬼,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少一些勾心斗角,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如果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少很多惨案!
民间故事传说是民众的精神文本,也是民众教育、娱乐的重要形式。
一地一历史,一地一人文。
民间故事传说是了解和融入一地的最快和最直接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些故事!
本文来自飞象读史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f78B2pVUQBQB1I.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