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链企业(融资36亿的生态链企业经营论)

小米生态链企业「追觅科技」今日官宣获得36亿C轮融资。

本轮投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CPE源峰领投,碧桂园创投战略投资,云锋基金、磐泽资产、北京泰康投资、天行者资本、嘉实投资、达晨财智等跟投,老股东小米集团、顺为资本、IDG资本追加投资。

追觅科技为谷仓早期参与孵化投资的企业,同时也为「谷仓新国货加速营」2期学员。

追觅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借力供应链,做有温度的产品;

如何用「反向定制」思维模型做爆品;

如何撬动流量杠杆,实现收益翻番;

如何找到商业的本质,然后饱和攻击;

……

01

做有「温度」的产品

硬科技要与暖文化相结合

追觅是一家拥有极客基因的公司,其前身是创始人俞浩在清华创办的“天空工厂”,与李开复的“创新工厂”相似,也是个创业创新孵化的组织。

“天空工厂”技术立本的追求一直延续到追觅创立,俞浩带领团队刚开始做马达的时候,第一款就用了三年的时间。

技术要有温度,人文关怀是终点。

技术归根究底是解决产品的问题,追觅最大的产品理念是技术要有温度,科技要与生活相融合。

在追觅的团队,一半的员工来自清华等理工科高校,这些人的工作特点就是量化和精准,对人文常常会忽视。

在后面的产品打造过程中,团队逐渐意识到冰冷的科技必须要与生活相融合,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客户,基于本质科技和生活的融合,才是高科技公司要走的通路。

硬科技方面,追觅的产品转速很快,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相应带动吸力很大。

其次,产品轻便,追觅自研电机将部件装到了吸尘器尾部,与电池包和持握手柄形成一条直线,重心即在手心。根据阿基米德杠杆原理,这样的手柄握起来是很省力,很轻便的。

最后是无噪音,电机装入后,产品运行进入人体听不到的超声波阶段。因为人耳听到的声音是20到2万赫兹,追觅的产品噪音在2万赫兹以下,人体几乎听不到。

坚持产品的实用性,满足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在进入市场之前,追觅基于“满足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的原则做过调研,结果发现清洁市场符合需求未被满足,百亿市场规模,且处于增长趋势,于是有了追觅吸尘器产品。

以吸尘器切入,一方面是人们的清洁需求未被满足,存在百亿规模的市场;另一方面是追觅拥有核心的电机技术,能够保证吸尘器吸力的强劲和持久,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最后,在技术落地为产品的过程中,追觅尤为注意关怀人性,做让人舒适的产品。

从人性的弱点给与关怀和照顾,产品最终是人性的注脚

这里的人性是指人性的弱点,比如懒惰和虚荣,追觅着重从这些地方入手给与关怀和照顾。

追觅的产品在洞察人性的时候,首先考虑到人的懒惰问题。人在吹头发的时候,其实是不愿意吹太久的,耽误时间,追觅把3万转的马达放进吹风机里,将普通10分钟才能吹干的头发,缩短至3分钟,有效提高了产品效能。

同时,也是对大部分用户省时、便捷,“懒惰”特性的洞察。

其次是恒温护发,用户都是爱美的,追觅通过恒温护发功能有效保护了用户的头发,洞悉用户爱美的天性。

第三是产品交互更符合人性,手柄握起来更舒服,包括繁长的设计,可拆卸的滤网,都是考虑怎样有一个更好的交互方式,更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都有虚荣心,追觅是怎么把这种人性特点融入到产品打造中来的呢?

追觅吹风机与西安博物馆等文化IP联名,推出了IP合作款,满足用户在送礼、追求文化符号这样场景的“体面”需求。

反向推导产品形态,获得海外消费者认同

追觅目前很大一部分的产品是销往海外的,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日韩等,海外市场成为追觅的第二条腿。

如何在高手林立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追觅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追觅并不着急马上大规模上货销售,而是通过本地的“百事通”团队去洞察消费者的喜好,用本地“最熟悉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

对于新品牌来说,最好的自我介绍方式就是你的产品。

以追觅海外版吸尘器研发为例,通过“百事通”团队了解到,欧美家庭环境地毯较多,亚太地区硬质地面较多,而日韩地区用户习惯席地而坐,对地面清洁度的要求更高。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追觅在原来吸尘器的基础上采取了“一市一样”的策略。

欧美地区地毯多,就在每个吸尘器上配备了V字型防缠绕的地毯刷;亚太地区面板硬,采用更密集的短绒加强清扫力度;日韩席地而坐的高度清洁要求,使用清洁力更强的软刷来解决。

通过事先调研海外市场用户的生活习惯,实现了反向定制产品需求,追觅频频俘获海外消费者的心。

玩转新媒体小范围种草,找对人说对话找对流量

作为创新型科技公司,在营销策略上,追觅也规避大品牌窠臼,走出了科技企业的创新路线。

与国内大多数成熟的品牌相比,新型科技品牌面临认知度低、圈层小、粘度低等难题,要想在短时间内快速令消费者产生信任、记住品牌特性、打造品牌记忆点,最重要的是要先给用户的心里埋下“种子”。

追觅的做法是以微博为主阵地,布局新媒体矩阵,用深度种草内容建立起品牌初认知。

在种草内容上,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特点。

1.扩大传播半径,覆盖更多潜在人群

以追觅的吹风机为例,在官方图文和视频呈现中,产品与场景的结合十分紧密。

如在“一只小奶蝎”的微博博文,突出吹风机的“高颜值”、“三分钟速干”、“吹完顺滑不毛躁”等特点,在视频里进行了详尽展现。

通过产品特性与相应场景的结合,可以让用户直观的认识到“这个产品的优势是什么?”、“我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2.卡位节日关键节点,提升集中传播势能

在这点上,主要依靠微博等平台的话题、活动等传播。

追觅官微在618购物节前夕的预热话题#追觅V12无线吸尘器#中,融入了预定新产品“追觅V12无线吸尘器”便可享直降600元的优惠活动,优惠力度之大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与参与。

通过#618#、#618选追觅#等话题展开一系列的预售直降活动,大幅提高了品牌声量。而相关产品领域KOL“搞机少女”、“凰家评测”等测评分享,直接促进了用户的下单变现。

在众多品牌还未展开618活动的时候,就已经抢占了先机。

3.缩短引流路径,深度种草潜在用户

追觅通过用户的喜好倾向,筛选出最适合的KOL传播矩阵,并根据用户的特点、需求产出最优的种草内容。

如发布的W10扫拖洗烘一体机,针对对数码科技这类较为理性、重视参数的人群,会侧重“核心功能亮点、各种效果的对比演示”,所选图文也皆为产品细节展现,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针对感性的女性人群,会突出“产品的场景化应用”,从实际痛点出发,更为具象的展现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

“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目的是让消费者认可产品,进而认可品牌,下单购买,增进声量”追觅的市场总监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作为新型企业要想短时间准确找到匹配自己调性的用户不难,难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真正做到落地用户思维。

02

巧用善用供应链资源

集中所有搞核心技术

“懒惰”是人类的天性,同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扫地清洁作为一项高频中强度的体力劳动,很早就出现了“替代人力”、“自动扫除”的清洁产品。

第一代量产的扫地机器人原型“三叶虫”(Trilobite)出现于1996年,由瑞典家电巨头伊莱克斯制造,但因为昂贵的造价,不太灵活的身躯并未在市场铺开。

2002年,iRobot公司进入民用机器人领域,并打造出第一款量产的随机规划式扫地机器人Roomba,凭借这款产品iRobot公司大卖4300万美元。也是在这一年,凯驰、日立、三星等一批公司火速推出了各种扫地机器人产品,

扫地机器人这一产品概念才逐渐在全球千家万户里生根发芽。

在随后的八年里,扫地机器人并未像预料的那般成为家庭的重要生产力,而是陷入了停滞,使用者体验感糟糕,产品创新受阻,行业冷却迅速。

iRobot营收也逐渐乏力,在2009年出现首次负增长。

扫地机器人的破局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具有摄像头定位功能规划的扫地机器人问世,从随机规划到全局规划,技术萌芽为后来的产品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种扫地机器人采用摄像头扫描周围的环境,并通过红外传感器和数学算法对房间进行测绘导航,但由于制造成本较高,也未能在普通消费者中间普及。

时间线挪到2010年,美国Neato推出了一款具有激光雷达测距功能的扫地机器人NeatoXV-11,这款产品安装了360度旋转激光测距仪,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扫描定位与地图构建,保证了清扫路线的规划和清扫面积的覆盖。

这款全局规划式的扫地机器人使得扫地机器实现质的提升,至此扫地机器人市场正式拉开序幕。

扫地机器人是典型的软硬件结合的产品,硬件方面,扫地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激光、摄像头、里程计等传感器,电池等,均有较成熟的供应商。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小家电出口金额占比近半,国内小家电制造供应链已经比较完善。

相比自己亲自下场做“体力活”,把握产品的“智力”与“大脑”显然更划算。

以头部企业科沃斯和石头科技为例,公司均采用了自主生产与委托加工相结合的方式,核心产品自主生产,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委托加工。

抛开重资产的加工制造,更多专注于算法与技术的研发。

将技术和功能做到极致,它就会成为你的标签

相较于其他清洁产品,扫地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即自动清扫的功能。

由于目前国内的小家电供应链比较完善,扫地机产品硬件方面差别不大,产品竞争的重点在软件方面,即扫地机的避障能力(激光/视觉导航)和清洁能力(清扫路径规划)。

现阶段,扫地机的导航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光导航,一种是视觉导航。

激光导航即扫地机器人通过激光发射后触及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判断自己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定位。

视觉导航的扫地机器人顶部会有一个摄像头,机器人通过算法能够通过感知亮度不同的光点,再由不同的光点组成光学图像来进行定位。

不管是激光还是视觉传感器,扫地机及时获取室内环境数据,并通过SLAM算法,实现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从而拥有了避障能力。

在实现准确避障和精准定位之后,为实现清扫,还需要路径的规划。早期通过碰撞定位的扫地机只能用随机的方式清扫,清扫面积和清洁力度都不能保证。

目前大多数的扫地机基于激光、陀螺仪、里程等传感器和SLAM算法的输出,进入了全局规划时代,产品智能性大大提高。

影响清洁力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马达,功率大的马达能够将微尘甚至是螨虫全部吸附进去,功率小不仅吸力弱,而且磨损严重。

最早从马达发力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英国品牌戴森,戴森风评高的重要一点原因是其对马达动力技术的突破。

在2004年的时候,戴森V1数码马达转速就已经达到了每秒1666转,是传统马达转速的3倍多,成为行业领先。

随后戴森团队相继研发了V4、V6、V8、V10和V11等,V6的转速就已经达到每分钟11万转,要知道当时传统马达的转速是每分钟25000转,F1汽车马达转速是每分钟19000转。

国内企业同样在马达上多有发力,目前最具代表性且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是追觅科技,“高速数码马达”就是公司的重要标签之一。

其旗下第一款10万转速的马达由团队历经三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所攻破。其后从10万转到12.5万转,再到15万转的无线吸尘器V12上市,追觅在高速马达上不断突破。

虽然说马达不是清洁电器竞争的唯一因素,特别是在全屋智能的背景下,但是能把马达做到极致的一家企业,我们也有足够的好奇心,它将会走向哪里?

03

中国科技企业蓄势待发

追觅的未来是机器人公司

数字化、高新科技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词。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顺应数字时代新要求,加快宏观经济治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国内企业发展面临三大宏观趋势变化:

第一,中美关系长期深度博弈。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竞争仍将持续,博弈背后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较量,未来国家将持续支持企业探索科技创新。

第二,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对共同富裕路线的坚持,出台的一些政策和理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企业要熟悉党政路线,专注发展。

第三,第四产业兴起带来的发展机遇。第四产业即是从第三产业发展出来,解决人对信息需求的产业,包括信息的加工、智慧性的提升,这将带来数亿级的发展空间。

对于企业来说,时代的机遇不可错失。在大的趋势下,专注于细分垂直领域,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排头兵”是明知之选。

受中美博弈影响,在高精尖领域,或者关键零部件等精细领域,国产替代成为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必然途径。

能够主动攻克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才能有所作为。

追觅目前在高速数字马达、多锥旋风分离技术等方面拥有一系列领先技术,并在全球各地都有布局。

截至2021年7月,追觅累计申请专利达1656件,覆盖全球21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多达509件,PCT申请108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26件,其中国内授权689件。

国内企业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追觅科技对技术的探索和布局无疑给了国内企业信心。创始人俞浩表示:“未来十年,是广义机器人最好的时代。广义机器人不是长得像个机器人,而是传感器处理的机器人,它需要有强大的心脏和大脑。

“因此,我们除了把马达这个心脏做好,更重要的是把算法及嵌入式识别这个大脑做好,用创新的方式,让他们强强组合”,这样看来吸尘器或许只是追觅的初步。

未来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一定是技术和创新取胜,这一点,在追觅科技身上已经可以看见端倪。

参考来源:

《“强国品牌”追觅硬核出海,海外爆红释放中国科技力量》

《“追觅”借势崛起—如何玩转小预算种草?》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e78AgQ8UABRDFNR.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如何成功创业(小米生态链企业CEO们的经验之谈)

    所有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3月1日,谷仓创业学院开年论坛在北京举行,6位小米生态链企业CEO分享了他们每个人的「年度思考」,他们的经验都来自于一线、来自实战,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但保证真实。2019,创业者需要一线经验,需要重塑「燃点」! 姜兆宁米家LED台灯负责人

    2024-12-11 02:22:16
    39 0
  • 什么公司最容易上市(这家小米生态链公司获得3亿元融资)

    近日,小米生态链企业「Yeelight易来」完成3亿元E轮融资。自2012年成立,易来已完成7轮融资,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在2013年和2018年先后进入。易来是一家垂直于无线照明领域的新型企业,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5000万件。公司拥有完整的智能照明产品线,覆盖家居照明、商业照明、智

    2024-12-11 02:19:54
    61 0
  • 小米生态链是什么战略(建议收藏的干货)

    2017年9月1日,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小米生态链掌门人刘德在混沌Mini创业营分享了小米和小米生态链一路走来的经验。演讲持续两小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将其中的精华整理发布,共约16000字,阅读约需40分钟。全文很长,但非常值,建议纳入收藏夹。大公司是时代造就的其实在中

    2024-12-11 02:17:58
    53 0
  • 小米生态链怎么加盟(北京蜂巢的创业之路)

    近日,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小米和顺为资本领投,正式成为了小米生态链企业大家庭中一员。作为创始人,夏勇峰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其早年任职小米生态链副总裁,主导定义了米家扫地机器人等多款爆品,是公认的产品专家,而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创业者。产品专家夏

    2024-12-11 02:11:04
    71 0
  • 如何构建企业生态链(解析生态链策略)

    商场如战场,谁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探索的核心是人,是组织。 组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航母型组织,巨大无比,有资源,有人脉,有资金,但是缺点就是不灵活,调头起来不方便;第二种是特种兵式组织,非常灵活、机动,但一个巨浪打过来,小船就容易翻船。 如何把大公司的资源

    2024-12-11 02:07:29
    42 0
  • 生态链企业是什么意思(2022小米生态链的最新思考)

    随着新消费市场浮躁出清,逐步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路程,小米生态链的“爆品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更落地的执行。关于未来,小米生态链总经理屈恒表示:1.爆品的重新定义是聚焦于用户真实需求的可迭代产品,不仅爆的快还要爆的久;2.公司80%的精力做常规效率改革,剩余20

    2024-12-11 02:05:31
    3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